贵州大学药学院
贵州大学官网 书记 / 院长信箱
   
 
【学院巡礼】药学院: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
发布时间: 2025-07-21  浏览次数: 10

    编者按: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贵州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,校党委宣传部在贵大新闻网、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启 “喜迎党代会、学院发展巡礼” 栏目。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辙,回望第四次党代会以来,各学院党委以党建为舵,在人才培养的沃土深耕细作,于科学研究的险峰奋勇攀登,在社会服务的浪潮中勇立潮头,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活力,一同感受贵大各学院在奋斗路上奏响的激昂乐章。

贵大新闻网讯(药学院)近年来,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,全面推进党的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、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药学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,由贵州大学和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共同挂牌成立,后于2013年正式组建而成。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,其中专任教师38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、省管专家1人、百层次人才2人。历经十余年耕耘,学院不断发展,在党的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凝练出“五个全面”的发展经验和发展亮点。

一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,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。

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,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、制度建设,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“第一议题”进行学习、“第一遵循”进行贯彻、“第一政治要件”进行落实,坚定不移地把握正确政治方向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
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,不断夯实党建基石。“在中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”总结出“五步战法”“四个一”和“党建+”经验,着力实施党建品牌“121”工程。学院党委先后获“省属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贵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荣誉称号,教工党支部获批贵州大学第二批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,药学院党员获“省属高校优秀共产党员”、校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此外,药学院党委还加强了民族宗教、意识形态、安全稳定、统战团学等方面的工作,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、全省先进班集体、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、校五四红旗团委、十佳学生会、十佳青协、十佳宿舍等称号。

二、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,着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。

药学院党委通过加强组织建设,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,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作为“双带头人”,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,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。搭建创新创业平台,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项目与创业实践。创建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班和制药工程“新工科”卓越人才班两个特色班级,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。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%以上,近三年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均超过50%。

药学院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,对标对表抓整改,系统谋划促改革,以求真务实的作风、改革创新的举措,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。近年来,教学团队获批省级“金课”10门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,建设思政示范课程19门,主编参编高水平教材13部,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3篇。

三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努力打造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
药学院党委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。学院师德师风良好,师资队伍引培成效明显。近年来引育了1名省管专家和12名特岗人才,1位专任教师实现了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。教师荣获贵州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、三等奖2项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。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。多人次获学校育人先锋奖、最美教师、大北农奖、国华奖,以及校优秀通讯员、优秀信息员、优秀辅导员、优秀团务工作者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、征兵工作先进个人、优秀班主任等称号。通过举办“第二届溪山生物医药论坛暨2024中法药学交流研讨会”“2024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”“东盟教育交流周——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研讨会”等国际会议,搭建教师与国内外专家交流研讨合作的平台,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,拓宽国际视野。

四、全面加强科学研究,促进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。

药学院党委通过加强组织建设,深入探索“五步法”“三模式”,持续推进“在高校中青年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”省级基层组织示范点建设,先后发展了8名高层次人才加入党组织,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。

药学院建成贵州省合成药物工程实验室、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平台、药理学研究平台、SPF级动物暂养室等研究平台,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,实验室占地2000余平方米。这些平台与设备为教师科研及本科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条件。

近年来,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级、省级各类项目110项,主持并承担了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特别是2024年首次获批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。荣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,发表SCI论文270余篇(其中一区论文50余篇),获得30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,累计科研经费入账达2800余万元。

五、全面参与社会服务,挺膺担当社会责任。

药学院党委通过加强思想建设,引导师生充分利用药学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,志愿服务社会、服务祖国、服务人民,与地方政府、农业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,建成研究生工作站1个,签订合作协议40份。近年来共选派20名教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、产业团副团长、科技副总、科技副镇长、科技特派员,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服务,1人获全省优秀驻村干部称号。每年寒暑假,组织学生团队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多次被团省委、省教育厅联合授予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“优秀实践团队”,2021年学院在疫情防控中被团省委、省文明办、省民政厅、省志愿者协会联合授予“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”。

未来,药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“以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学生”的办学理念,秉承“敬业求真、勤学有为”的院训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


(转自贵大新闻网讯)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返回首页】
贵州大学药学院

版权所有:贵州大学药学院

电话:0851-88308717 
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

邮编:550025

邮箱:pmc@gzu.edu.cn

ICP备案号:黔ICP备05000607-1

贵州大学药学院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, Guizhou University  技术支持: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